2016-12-01
各級高度重視,構筑書香榆林建設長效機制。2003年以來,隨著榆林跨入了跨越發展的新階段,全市經濟增速連年名列陜西省第一,經濟總量位居全省第二,但干部群眾的思想文化素質相對滯后,不能與新形勢新任務相適應。2009年初,市委、市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打造“書香榆林”提升全民文化素質的實施綱要》,分兩個階段全面部署今后10年的思路、目標和舉措,明確要求以書香榆林建設為載體,引領科技進步、實現創新轉型,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其具體做法:一是形成齊抓共管領導協調機制;二是形成互動促進機制;三是形成典型示范引導機制;四是形成全民讀書機制;五是形成輿論引導機制;六是構建了考核保障機制。
創新活動載體,把書香榆林打造成學習型黨組織建設品牌。一是加大開展“周周讀書、人人培訓”活動。二是加大開辦書香榆林系列講座,并結合實際組織討論,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三是加大開展“榆林大講堂”活動。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圍繞學習貫徹黨的理論創新成果、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工作熱點難點問題等進行專題輔導。四是加大干部學習管理。實行“一檔一卡”學習考核管理辦法,按照干部管理權限為每位干部建立一份學習培訓檔案,發放一份網絡學院學習考勤卡,收集參加學習培訓情況,對完不成學習培訓任務或讀書培訓活動處于后進位次的單位,取消評優資格,充分激發了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學習動力和熱情。
以書香榆林為抓手,引領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和學習型社會。一是扎實開展學習月、學習周活動。市委、市政府確定每年的4月為學習月,4月中下旬的一周為“學習周”。二是廣泛開展“十大陣地”建設。深入開展書香機關、書香企業、書香校園、書香社區、書香新村、書香家庭、書香科技、書香文化、書香軍營十大陣地建設,實行牽頭部門負責制,明確任務,形成合力。三是舉辦精品圖書推薦展銷活動。邀請出版社、書店、圖書經銷商來榆林展銷精品圖書,市里印發100種推薦閱讀書目,內容涉及政治類、經濟管理類、法律類、社會哲學類、人文傳記歷史類等諸多方面。四是注重發揮干部的帶動作用。加強黨員干部讀書學習,帶動群眾讀書熱情高漲,近兩年全市12個公共圖書館接待70多萬人次,全民閱讀率提高了20%以上,圖書市場銷售增長了20%。
加大工作力度,夯實書香榆林建設發展基礎。一是政策扶持到位。各級財政增加了讀書活動經費的專項預算,各部門單位安排專項經費,優先訂閱報刊、購置圖書和公共文化設施建設的投入。制定傾斜扶持政策,引進外資和民營資本進入。二是文化設施建設到位??茖W規劃,多元投入,建成了五大文化廣場、古城步行一條街、展覽館、漢化像石博物館,完成了城墻修復,啟動了紅石峽等一系列文化工程的建設和保護工程。三是文化體制改革到位。根據中央、省文化體制改革總體部署要求,按照文化體制改革的“路線圖”、“任務書”、“時間表”和驗收標準,7個市直文藝單位改革按時完成了“搭架子”、“配班子”、“理路子”、“出本子”、“掛牌子”,縣區文化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四是干部隊伍建設到位。根據中央省六部委關于加強地方和基層文化宣傳隊伍建設意見的精神,全面落實政策,強化縣區宣傳部門自身建設。
加快推進“物化”,確保書香榆林建設取得實效。一是堅持把“書香榆林”建設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相結合。二是堅持把“書香榆林”建設與各級中心組學習相結合。三是堅持把“書香榆林”建設與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相結合。深入開展各類主題教育活動,大力開展調查研究,形成了以“三沿三型”思路推進新農村建設、實施“三個轉化”走資源深度轉化道路、發展“四季農業”富裕榆林百姓、構建“兩體系一經濟”建設重點、實施文化建設“135531”工程等創新成果。將書香榆林建設納入精神文明創建考核體系,形成具體考核指標,實現了兩帶動、兩促進的效果。四是堅持把“書香榆林”建設與群團組織各項活動相結合。充分發揮工青婦、文聯、科協、工商聯、關工委等的作用,廣泛開展世界讀書日、科技之春宣傳月、全國科普日等主題學習實踐活動,努力使全民學習、全社會學習轉化為全民干事創業的具體行動。
書香榆林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社會系統工程,需要高度重視、一以貫之地抓下去。今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我市將根據中央開展學習型黨組織建設戰略部署和省委啟動開展“三秦書月”活動安排,進一步創新工作思路和方法,以唱紅歌、讀經典、學理論為切入點掀起書香榆林大行動,以抓陣地、建設施、辦書市為重點賦予書香榆林建設新內容,以改變餐桌、會議、語言習慣抓手引領文明新風尚,深化書香物化工程,唱響書香榆林品牌,走出一條書香榆林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互促進的新路子。(錢遠剛 作者系中共陜西省榆林市委常委、宣傳部長)